(1)在贮运及使用中混入的水分
石油产品在贮存、运输、加注和使用过程中,由于种种原因而混入的水分。如容器不干燥残留有水分,贮油容器密封不严或在加注过程中雨雪冰霜落入,以及水蒸气的凝结等均可使石油产品中含有一些水分。
(2)溶解空气中的水分
由于石油产品尤其是轻质燃料油具有一定程度的溶水性。随着温度升高、空气中湿度增大和芳香烃含量增加,轻质燃料油的溶水性也逐渐增大。汽油、煤油几乎不与水混合,但仍可溶有不**过0.01%的水。
(1)悬浮水
水以细小液滴状悬浮于油品中,构成浑浊的乳化液或乳胶体。此种现象多发生于黏度较大的重质油中,其保护膜可由环烷酸、胶状物质、黏土等形成。在此情况下的水很难沉淀分离,必须采用特殊脱水法。例如,含水润滑油常采用空气流搅拌热油或用真空干燥法脱水。其中,使用真空干燥法可避免空气的氧化作用。
(2)溶解水
水以分子状态均匀分散在烃类分子中,这种状态的水叫做溶解水。水在油品中的溶解量取决于油品的化学组成和温度。通常烷、环烷烃及烯烃溶解水的能力较弱,芳香烃能溶解较多的水分。温度越高,水在油品中的溶解量越多。一般而言,汽油、煤油、柴油和某些轻润滑油溶解水的数量很少,用GB/T2601977(1988)《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》不能检出,可忽略不计。
(3)游离水
析出的微小水粒聚集成较大水滴从油中沉降下来,呈油水分离状态存在。通常油品分析中所说的无水,是指没有游离水和悬浮水,溶解水是很难除去的。
——下文讲《石油中含水的危害》
内容来自网络,侵删